首页 > 电子

为什么递延收益是负债,递延收益和合同负债的区别

在资产负债表中填列递延收益是负债类科目,如果影响重大递延收益在资产负债表预计负债项目下单独列示如果影响不重大那么递延收益应列示在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下,对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则列示在其他流动负债项目中。递延收益如果出现借方余额,则根据是否于一年内到期列于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项目。

1、递延收益属于什么要素?资产类还是负债类?

递延收益属于什么要素?资产类还是负债类?递延收益是指企业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即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包括尚待确认的劳务收入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等,它在以后期间内分期确认为收入或收益,带有递延性质,对此会计上设置“递延收益”科目进行核算。通常在确认时计入贷方,在后期摊销时计入借方。关于递延收益您可以详细看一下该科目的使用:2501递延收益(负债类科目)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金额。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三、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与资产相关的***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递延收益为什么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不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收益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不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原因是: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政府补助准则的相关内容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3、递延收入是什么意思既然是收入为什么会在负债科目上?

递延收入是指未来一定会变成收入的预收款项。象移动的预存话费,一次性收到的3年的房租收入都是典型的递延收入。这样的收入你不能都确认到当期,要分多期确认。这样对当期来说,未确认的递延部分就相当于负债似的,你拿到钱了还没提供服务。好象新会计准则该科目改叫递延收益了。

4、递延收益是负债吗

递延收益是负债。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递延收益介绍:企业在进行递延收益处理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与此相关的所得税问题,根据《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等问题的通知》第一条: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