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变频器上电时,在P、N端子(制动端子)测量到520v的DC电压是正常的,因为P、N端子分别接在变频器的DC母线上,只要变频器上电,DC电压就是530v左右,变频器的频率调节电阻器通过变频器自身的10V电源从电位计获取信号,该电压信号与10V电压的比值是所需频率与变频器内部设置的最高输出频率之间的比值,例如,电位器取5V电压,输入到逆变器的模拟电压输入端。变频器设定最高频率为50HZ,实际输出频率为25HZ。
DC PB的两个端子连接一个制动电阻,在需要急停,负载惯性比较大的情况下选用。1.制动电阻制动电阻是一种纹波电阻,主要用于变频器控制电机快速停止的机械系统中,帮助电机将快速停止产生的再生电能转化为热能。二、制动电阻原理电机在工作频率下降时会处于再生制动状态,驱动系统的动能会反馈到DC电路,使DC电压UD不断上升,甚至可能达到危险的程度。
制动电阻就是用来消耗这部分能量的。三、制动电阻的选择1。功率是变频器制动电阻选择中最关心的问题,因为如果功率选得小,热量不能及时有效的散发,电阻就会被烧坏。而且电阻器的实际功率也与环境有关。当处于高温环境时,电阻的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再生电能需要转化为热能的环境下,一般需要计算额定功率。因此,在为逆变器选择制动电阻时,有必要节省功率。
在电机制动的过程中,如果不选择利用摩擦力来制动,DC公交车上一般会有大量的能量。这时候你需要通过制动电阻释放母线上的能量来保护逆变器。当变频器不具备向电网回馈能量的功能,不采用常见的DC总线方式时,存在以下情况:1 .需要迅速制止;2.负荷重;3.负载惯性大;4.如果DC总线电压超过DC总线的额定电压,则有必要安装一个制动电阻器。大功率电机需要快速停止。
因为当电机快速停止时,能量会反馈给变频器,这样变频器的DC母线电压会快速上升,从而变频器会发出过压报警。增加电阻后,当电机快速制动时,变频器的DC母线电压会上升到一个值(一般在650V左右),变频器会通过制动电阻消耗多余的电压。一般像数控机床这样的设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变频器快速启停,像这种设备一般需要加制动电阻。如果对启停速度没有要求,就不需要加制动电阻。
最常用的变频器工作原理是PWM。PWM的实现通常是由具有很高频率的载波和具有输出频率的调制波叠加而成。调节外部调频电阻实际上是改变调制波的频率,从而改变输出波形的频率,达到调频或变频的目的。变频器的频率调节电阻器通过变频器自身的10V电源从电位计获取信号。该电压信号与10V电压的比值是所需频率与变频器内部设置的最高输出频率之间的比值。例如,电位器取5V电压,输入到逆变器的模拟电压输入端。变频器设定最高频率为50HZ,实际输出频率为25HZ。
电解电容上均压电阻的作用:均压电阻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分压原理保证每个电容上的电压相等。如果没有均压电阻,由于各电容器的容量和绝缘电阻不同,各电容器的端电压会不相等。举个例子,如果把5个耐压100V的电容在没有均压电阻的情况下串联起来,接入一个500V的电压,可能会使其中一个上的电压升高而击穿。
A: 1。变频器上电时,在P、N端子(制动端子)测量到520v的DC电压是正常的,因为P、N端子分别接在变频器的DC母线上,只要变频器上电,DC电压就是530v左右。2.母线电压为530v(约),制动单元应处于闭锁状态(不导通)。当两端电压达到制动单元的阈值电压(一般可以设置为720,760 V)时,内部斩波器的igbt就会导通,电梯下降过程中产生的高压就会消耗在制动电阻中,这就是变频器的发电制动。
当电机在外力作用下减速时,电机运行在发电状态,产生再生能量。其产生的三相交流电动势被变频器逆变部分的六个续流二极管组成的三相全控桥整流,使变频器中的DC母线电压持续上升。当DC电压达到一定电压(制动单元的开路电压)时,制动单元的功率开关管导通,电流流过制动电阻。制动电阻器释放热量并吸收再生能量,电机速度降低,逆变器的DC总线电压降低。
此时电阻中没有制动电流流过,制动电阻自然散热,降低自身温度。当DC母线电压再次升高使制动单元动作时,制动单元将重复上述过程,以平衡母线电压,使系统正常运行,扩展数据制动电阻的阻值选择有一个不可违背的原则:流经制动电阻的电流IC应保证小于制动单元允许的最大电流输出能力,即R>800/Ic。式中:800变频器DC侧可能出现的最大DC电压。